其实我对别人的爱好并不感兴趣,我的三叔是一位我们当地有名的中医,因为他的孩子驽钝,而我在同辈中属于是从小聪明伶俐的那一位,所以三叔将我引入诊所开始传习中医。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开始学习的并不是中医诊脉开药,而是从《周易》开始,当时三叔和我说,中医精华不在医药,而在于《周易》《道德经》《六韬》和四书。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学习洛书河图,阴阳爻辞六十四卦,背不下来就要被打手板,一直到十四五岁才真正开始学习中医。这一段日子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时不时给同学看个生辰八字什么的。但其实《周易》不是简简单单给人算个命,认真去思考则是包含世间万物此消彼长的,说是科学也是科学,说是玄学也可以说是玄学,总之对着这本书你怎么想都可以,怎么理解都可以,想明白了,那就是你对世界的一个参透。

等到了大学,虽然我没有继续学中医,也没有继承诊所的大学。可我还是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没事就背背诗词歌赋,翻一翻古书。在我进大学之前,我是对汉服一点都不了解,而进了大学我发现好多女孩子都穿着非常漂亮的汉服,只是觉得这衣服真的好看。

后来在社团里面,一个女孩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穿汉服,体育选修都是太极拳,说自己这是在复兴传统文化。我格外高兴以为找到了同僚,就和她说了周易,跟她算爻辞六十四卦,结果她很奇怪得看着我,和我说不会这些。

我也恍然大悟,确实,周易了解的人还是不多,那我们就来谈谈四书吧,谈谈道德经,然而除了名字以外她还是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就真的奇怪了,既然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八卦五行不会就算了,儒学经典四书五经怎么也该有所了解吧,这都不了解你谈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呢?你要是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穿汉服又是干什么?

所以我问,你穿汉服是干什么?

她言之凿凿:我要复兴传统文化!

我:可你不是没看过四书五经吗?

她:汉服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啊!

我:???

在我一贯的认知里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书不在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算是你一身蓑衣破布都能够坐而论道,你能说这些食客谋臣不懂传统文化吗?周公孔子确实对服饰有了规定,但那规定是什么地位的人穿什么衣服,并没有说穿着粗布短衫的人就不能求学不能代表传统文化了。

渐渐的我就明白了,其实现在掀起的汉服热,根本就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罢了。对于汉服的喜爱也不过是喜欢一层漂亮的衣服罢了,现在叫做汉服,之后叫为床单也没什么。所谓的复兴传统文化,只不过是为自己喜欢衣服这一件普通的事情挂上一个堂而皇之的牌子罢了。这样别人不喜欢就能给别人扣上一顶“崇洋媚外忘本”的帽子。在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节上我睡懒觉不去,我们这些不去的人居然还被学生干部说是一点都不尊重传统文化。

我不尊重传统文化?我懂周易,要不要给你算一卦?你算?你算什么东西?

现在大家不管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什么汉服节,什么汉服姑娘,什么中式婚礼,这都不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根本就不能代表传统文化。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吹捧不过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喜爱罢了,一口一个复兴一口一个传承,实际上却对真正代表古人智慧的书籍弃之如敝履,对古代王侯的衣服奉之如珍宝。不过就是为了自己的消费换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罢了。

我是不是在唱衰汉服文化?是的,我不仅在唱衰,而且我觉得很可笑,花钱买一身衣服就买吧,非要给自己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何必呢,活着不累吗?所谓的汉服根本就不能算是一种文化,不过是古人穿的一层布衣。杜甫流离失所也挡不住他忧国忧民的眸子,白居易司马青衫仍旧心痛着卖炭翁,竹杖芒鞋的苏轼在挥毫大江东去,如果汉服才代表传统文化,那他们写的难道是外文吗?

传统文化在书不在衣,各位如果真的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就去看四书五经,如果不想看古文,百家讲坛的讲解也可以。只要是心中有这些,穿着什么你也可以说你是在复兴传统文化。如果肚里一点墨水都没有之穿一层漂亮的花布还口口声声传统文化,那就是叶公好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